近日,我校终身教授、国医大师刘敏如主编的《女科医典传承新编》正式出版。该书作为《刘敏如女科传承医文集选》系列重要成果,历时多年打磨,首次系统整合中医女科散佚古籍,创新性融合文献研究与大数据技术,为中医妇科理论发展与临床实践提供权威支撑。
系统性巨著,填补多项历史空白
中医女科文献虽蕴含丰富宝藏,但因古代医籍数量有限且分布广泛,散见于各类古籍之中,如何高效整合这些资源,挖掘其内在价值,成为中医药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。《女科医典传承新编》应运而生,以“守正创新”为核心理念,首次对两千余年中医女科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与重整,构建完整学术体系,填补多项历史空白。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,从本草药性到外治秘法,本书不仅追溯中医女科演变脉络,更以现代思维破解古籍密码,回答了一个关键问题:中医对女性生理、病理的认知,如何一步步成就今日之体系?
四大创新,重塑女科研究范式
据介绍,这部历时十年打造的学术巨著,以创新性研究方法激活中医女科古籍价值,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新范式。首创“以经注经”,依托千年文献及近代研究成果,结合电子化书籍与珍本资源,还原历史原貌。开展“时空对话”,尊重方剂与药物的时代特色,构建跨时代中药数据库,挖掘古今用药智慧。强化多维分析,通过数据技术,解析历代治疗癥瘕、痛经、崩漏等病症的方剂规律,赋能临床决策。实现正本清源,梳理中医女科核心概念,补全理论缺漏,厘清模糊争议,为现代研究与教学夯实根基。推进本草再认识,以历史视野重新审视中药功效,纠偏勘误,提炼精华,激活传统药性的当代价值。纵览疾病演变,从《黄帝内经》到明清医案,系统整理痛经、闭经等妇科病症的诊疗演变史,提炼辨证施治规律,为临床提供“古今结合”的智慧支持。
六大子目,构建完整学术体系
《女科医典传承新编》隶属于《刘敏如女科承传医文集选》系列。分为《基础论》《本草论》《痛经论》等六册,各有侧重,共同构建起中医女科文献研究的丰富体系。《基础论》深入探讨中医女科基础理论,对历代相关概念和学说追根溯源,为后续研究筑牢根基。《本草论》聚焦女科用药,详细梳理中药在不同时代女科应用中的功效、主治演变,为临床用药提供精准指导。《痛经论》以痛经这一常见妇科病症为核心,通过对大量古籍文献的分析,揭示不同历史时期的治疗思路与方法,总结有效经验。《闭经论》围绕闭经问题展开,全面阐述其生理、病理机制及历代医家的辨证论治策略,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。《不孕论》针对女性不孕难题,系统整理古代医籍中的相关论述,挖掘传统医学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智慧。《外治论》则突出中医外治疗法在女科的应用,展现了中医特色疗法的独特魅力与价值。这六个子目相互关联又各有特色,共同构建起中医女科文献研究的丰富体系。
《女科医典传承新编》不仅是古籍的复活,更是中医智慧的再生。它架起了传统医学与现代研究的桥梁,为临床医师、科研学者、中医学子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参考范本。致敬经典,传承创新——让我们跟随刘敏如教授的笔触,探寻中医女科千年脉络,共启女性健康医学的新篇章!
主编风采,国医传承的领航者
刘敏如教授,1933年生,全国首位女国医大师、mg老虎机游戏终身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、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、四川省卫生计生委首届专家、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荣誉主委。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成都中医大学终身教授,澳门卫生署中医顾问,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教授,香港大学-香港东华三院中医药临床教研中心刘敏如国医大师工作室指导教授。在中医女科领域,刘敏如教授成果丰硕。她系统整理了经、带、胎、产、乳等中医生理观,提出了“月经周期调节机理中医观”,进一步阐述了中医生殖理论,概括为“脏腑、经络、气血是调节女性生殖周期的生理基础,脑-肾-天癸-冲任-胞宫是生殖调节轴心”,填补了中医学月经调节机理研究的空白。
(文/科技处 编辑/王其奇)